在过去的几年,我们看到了很多奇怪的转基因生物(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)。在黑暗中发光(glow)的猪,没有羽毛的鸡,甚至有能产生蜘蛛丝液蛋白(protein)的山羊,但是真正引起人们争议的是转基因食物。把转基因科技用于食物的现状,让那些愿意去吃“纯天然”食品的人们很反胃。
但是“转基因”究竟是什么意思?这些食物又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?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,我们需要回溯(date back)到大约1万年前。那时候人类开始驯化(domesticate)动物,并培育(cultivate)植物作为食物。 他们先筛选具备理想特性(desirable traits)的生物,然后把它们反复交配(mate),最后获得满足食用需求(dietary needs)的生物种类。
经典的例子(classic example)就是玉米。起初玉米是热带的草类,叫墨西哥类蜀黍。这种植物只具有很小的,几乎不可食用的籽粒。 经过数千年的培育,墨西哥的农民把这种草转化(transform)成了我们今天非常爱吃的香甜的高淀粉作物。我们现在知道,这些农民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操作(manipulate)墨西哥类蜀黍的DNA。 他们对墨西哥类蜀黍的基因组— DNA上蛋白质编码的长链做了5处改变。这5处改变创造了墨西哥类蜀黍和玉米之间的巨大不同(dramatic difference)。科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人工选择(artificial selection)。人工选择创造了所有我们可食用的(edible)好吃的作物,从小麦,大米,杏仁到香蕉。
现代转基因作物与古代农民培育出来的作物有什么不同? 实际上不同之处只有一点,那就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培育植物的速度和准确性(precision)。 不同于传统的特性选择育种(selectively breeding for traits),现在我们可以直接找到某种植物特性对应的DNA,把它剪出来,然后移植(transplant)到新研发的植物和动物中。那些发荧光的猪能发出绿光,是因为它们包含了来自发光水母的基因。
你可能会有疑问,这种人工操作是否安全。放心吧,当前市场上所有的转基因食物都经过全面(thoroughly)检测。转基因作物的巅峰时代还没到来,我们以后会更依赖于那些更加奇异的转基因亲本(transgenic parents)。
Word ban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