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上海小升初信息登记(核对)截止日,很多家长刚从疫情中缓过神来,又陷入了升学焦虑。也有一部分家长表示十分淡定,反正也没钱上民办,就躺平等着分配对口公办了。稍等,今年可有28所民办初中学费直降至0元,这薅优质教育资源羊毛的机会,你难道不心动吗?
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,小学和初中阶段民办在校生占比要控制在5%以内。而上海目前占比大概在14%左右,怎样把14%降到5%?直接全部民转公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势必会造成很多问题,于是“政府购买学位”这样的过渡方式应运而生。 政府购买学位,直白地说就是政府代为支付了学费了。对这些民办学校原有的师资、教材、课程设置均不受影响。招生方式也不变,和公办同步招生,选其一。如实际报名人数超过计划人数,则摇号录取。 上海目前政府购买学位的经费标准是: 小学每学期14250元/人; 初中每学期19250元/人; 如果学费低于标准,就可以0元入读;超过这个标准,补差额即可。 不过,这些政府购买学位的学校都是公参民性质的民办校。其他纯民办校,依旧是要家长自己全额支付学费的。 今年,上海108所民办初中里,政府采购学位的学校占了51所,其中28所学校可0元入读。
我们可以看到,在28所0元校中,13所都有面向全市招生的名额,给了家长更多的选择,除了0元校以外,也不乏很多优质的千元校值得一冲,例如南模、位育、培佳双语等,万元校如万源城协和双语从5万直降至3万也给家长减轻了不少负担。 政府购买学位这个政策本身,无任何附加条件,无论是否是沪籍,只要你被这些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录取了,就可以享受。 不过,民办学校招生都有各自相应的政策,如很多学校由于没有住宿条件,所以只招本区,不面向外区,有的学校只招收沪籍学生。所以,如有意向的民办初中,要及时关注学校官网或者官方公众号,了解清楚具体的招生政策。 学费门槛降低,势必会吸引一批原先只考虑公办校的家长,加上今年多所民办初中招生数又在缩减,就会导致竞争更加激烈,摇中的概率下降。民办没摇中,如果原对口公办还有空缺名额是可以直接回的,但如果对口公办招生已满,则有可能面临统筹的风险。 目前徐汇、浦东,已陆续有7所学校发出学位超额预警,如:园南中学、徐教院附中、进才北校、建平实验、川沙中学南校等。 所以,选公还是选民,家长们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考虑。如果,对口的本来就是优质公办校,且符合对口入学的第1类排序条件(一般情况下是,当你满足户籍+房产证一致的情况下,且不是返回“户籍地(居住地)”入学),那么就不一定要去摇民办。但如果对口的公办比较差、或者对口排序条件不靠前,那这摇民办的机会,何乐而不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