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
400-102-0810

2022高考作文解析:我们曾经,都喜欢发问

走出考场的学生,步履轻盈。小时候的我们,也往往身轻如燕,满脸灿烂。


或许是2022年我们有着太多的难以言说,这个盛夏,上海深深地怀念起以前。


照例,我们先来看看今年的作文题目吧!


01
【原题再现】
图片


图片


02
【学案链接】
图片


我们的高三高二语文学案中,有对此类型作文题目的详细讲解。


图片

图片


03
【作文审题】
图片


图片

章燕萍老师

高效学习,举一反三


本题延续上海卷往年命题的风格,需要同学们对一个普遍的现象提出自己辩证的看法。


题干有“现象”“引导词”“要求”三部分组成。首先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现象,需要运用课堂上说的“大则小之”的思路,把现象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去,“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”是一种怎样的场景?“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”又是怎样的境况?具体化一个现象的时候,就有了合适的切入点,以便于后续论证的展开。


第二部分是“引导词”,对于上述现象,人们有两种不同的态度:感到担忧和觉得正常。这就引导学生去思考,为什么有人担忧,担忧什么呢?显然这更多从个人、社会的影响上说。又为什么有人觉得正常呢?何为正常?大多数人的、约定俗成的就是正常吗?这,应是对现象合理性的分析了。


当然,“对此”的“此”指向的是什么,同样值得探讨。“爱发问”吗?“重结论”吗?这就再次把整体意识放到了关键之处:“此”指向的是第一句这个完整的现象,是从“小时候喜欢发问”到“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”的变化过程。这个变化正常吗?这个变化可怕吗?这个变化引发我们哪些方面的思考?除了担忧和正常,是否还可以有、应该有其他的态度呢?如此种种,将我们的“思考“引向深幽之处。


最后是要求部分。这一次,要求的是谈“你的认识”。相对于“看法”的主观性,“认识”更重客观理性,与此相应的,是2020年考试要求: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。相信同学们也不会感到陌生。


图片

徐梦辉老师

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


“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,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。”同学们要注意对概念的辨析,“结论”不是“结果”,“结果”在现代汉语第七版的解释为“一定阶段,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”,即“结果”是一个既定的事实,“结论”在词典里的解释为①“从推理的前提中推论出来的判断”,②“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的论断”,即最后得出的观点或认识,不一定为具体的事实、结果。因此这两个概念不要混淆,这一点即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低。对于核心概念的把握以及内涵与外延的阐释,在我们平时的训练和学案中也是反复提及。

图片


图片

李晓明老师

教师主导,学生主体


今年的作文题相较一模二模都要简单一点,我们可以用“两步法”来审题立意。


第一步:抓关键词

我们首先要看到思辨的切入点“感到担忧”和“觉得正常”,然后再带入前面的现象“小时候喜欢发问,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”。就是说,我们要在对这一现象“感到担忧”和“觉得正常”这两点上展开分论。


第二步:找关系

在确立分论的基础上,我们要进一步去讨论四个方面的问题:为什么“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”;为什么“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”;为什么对此现象“感到担忧”;为什么“感觉”此现象正常?


“小时候喜欢发问”,因为孩童的好奇心和对话欲都很强,遇到想不通的就会发问。天真活泼的内心还没来得及被世俗浸染,没有因喜于发问而产生的内心障碍。


“长大以后往往看重结论”,因为长大的过程中被世俗的功利观念浸染,遇到问题时,并不想经历发问、思考到得出结论过程。更有甚者会选择逃避问题,逃避过程,只想要结论。功利的观念带来了这样浮躁的心态,并进一步产生了以发问为耻的心理,被异化了的自尊心取代了好奇心。


通过“小时候喜欢发问”和“长大后往往看中结论”的归因探索,我们会发现韩愈那个时代“耻于相师”的现象,现代社会也有。


再来看“感到担忧”,是因为这样的现象反映出人们长大以后抛却了好奇心,人际的隔阂也增加了对话发问的各式成本。


而“觉得正常”,是因为相比于小时候,长大以后我们可用于对话发问的时间和精力在剧烈地减少。在快节奏的时代,“喜欢发问”会被曲解为“没有做好准备”或者“外行”。在功利优先的环境中,“喜欢发问”反而会成为异类,因为大家都只看结论。


通过“感到担忧”和“觉得正常”的思辨,我们会发现长大以后我们往往丢掉了好奇心,也无法充分的对话,反而是仍然“喜于发问”的人会被认为是异类。我们丢掉了成长的初心。

注:本文转载自昂立中学生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热门文章

统一客服电话

400-102-0810

关注我们